在清代的书法史上,吴大澂的大篆独树一帜,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吴大澂生活在收藏和研究商周青铜器最为活跃的时期,收藏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好的学术交流关系,使吴大澂得以见到大量的青铜器铭文和其他各种出土文字的拓片,为他研习篆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吴大澂
加上早年书写玉筯篆和多年研究文字学的经验,吴大澂创造出古雅清穆的大篆书风。
顾廷龙先生曾这样概括吴大澂的篆书在不同阶段的特点:“写字则初作玉筯体,后学杨沂孙,再作金文。”
▲吴大澂《从善有怀八言联》
169.4×35×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從善如登猷恐不及。有懷若谷能自得師。愙齋吳大澂。
▲吴大澂《大篆七言联》
129×30.5cm×2,吉林省博物馆藏 。
释文:古鉨旧传大司徒,藏书富有小诸侯。吴大澂。
吴大澂(原名大淳,1835-1902),字清卿,号恒轩、愙斋,苏州吴县人。吴大澂于同治七年(1868)中进士后,曾入李鸿章幕,后授翰林院编修、陕甘学政、河南河北道员,又曾两赴吉林,屯边、练兵、勘界。
1887年后任广东巡抚、河东河道总督、湖南巡抚,宦踪遍及东西南北。吴大澂又是晚清著名的学者、收藏家、艺术家,而在其艺术实践中,又以书法的成就最高。
吴大澂的篆书面貌很多,有时在同一时期书写的篆书,也会出现不同的风格。这是因为商周金文的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年左右,加上地域的差别,商周青铜器铭文的书风本来就多种多样。
所以,无论是大篆还是小篆,吴大澂可以临摹和借鉴的对象都是非常广泛的。存世的吴大澂篆书作品,也证明了这一点。
▲吴大澂《篆书六言联》
释文:结德言而为佩 援雅范以自绥
▲吴大澂《篆书知过论轴》,花笺纸本
129.3×60.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轴书法大小篆结合,兼取金文,点划参差,结体古拙,方圆融合,刚柔相兼,颇具鐘鼎古籀之态,与他圆劲端庄齐整的小篆体形成鲜明对比,从中亦可窥知其篆书的多样变化和深厚功底。
释文:
待己當從無過中求有過,非獨進德,亦且免患。待人當于有過中求無過,匪但存厚,亦 且解怨。喜聞人過,不若喜聞己過。樂道己善,何如樂道人善。書樵大兄茂才屬。吳大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