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 如果您觉得本站非常有看点,那么赶紧使用Ctrl+D 收藏吧
  • 网站所有资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宋篆书祖无择三言诗刻,散发着飘逸的韵味!

篆书作品 2023-03-05 329 次浏览 0个评论

宋篆书祖无择三言诗

局部

《祖无择三言诗刻》篆书,北宋庆历4年(公元1044年),位于郁林观。释文:清原王衮哀君章、武功苏唐卿致尧、范阳祖无择择之。犯惊涛,斻溟渤。披宿莽,屐崛岉。愒盘石,解簪韨。挹飞泉,醒心骨。挥高论,谢俗物。思古人,曶终日。足饮酣,清思逸。即绝壁,试奇笔。千万年,苍藓没。后有人,为吾拂。宋庆历甲申岁秋七月辛卯朔,择之文、致尧笔、君章刻。

祖无择的诗文、苏唐卿的书法小篆和王公衮的篆刻,在当时被世人称为"三绝",《祖无择三言诗刻》各取三人文、笔、刀之长,史称"三绝碑"。吴玉搢将苏唐卿郁林观篆刻编入"古今篆刻之次",载于《金石存》。祖无择,字择之,上蔡人(今河南省)。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28岁的祖无择参加科举考试,就以第三名的好成绩高中"探花",被朝廷授于承奉郎,正式步入仕途。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祖无择任海州知州,他在任期间兴建学馆,安置生徒,较好地促进海州地区的文化发展。苏唐卿,字致尧,福建德化人。宋代大臣,书法家。宋仁宗嘉祐年间担任费县令。苏唐卿十分倾慕欧阳修的为人,他在担任费县令期间,于嘉祐七年(公元1062年)将《醉翁亭记》篆书并刻于石碑。《金石索》载:"苏唐卿,欧公(欧阳修)故人也,佳章善篆。"

在中国书法史上自宋至明,篆书几成绝学。"宋、元、明三代,文人习书多半取资《阁帖》,偶有嗜古者,因所见所限,也始终未有跨唐越宋者。"宋代罢黜了以书判取士制度,书法的功利性消失。加之唐代真行草已臻高峰,宋代书家为摆脱唐法度限制和本朝阁帖约束,转向尚"意"。而篆书繁杂的结体线条和单一的中锋笔法,难以满足书家个性表现的审美需求和附庸风雅的创作心态。这一切都使得篆书在宋代成为一种非实用书体。黄庭坚在跋《穆氏先茔表》言:"今世作小篆者,凡数家大率以间架为主,李氏笔法几绝。"由此可得宋代篆书的徒有形式而无韵致。《祖无择三言诗刻》距秦篆已远,转而取法晋唐。秦小篆之集大成者以《绎山刻石》、《秦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为代表,其共同特点是结体呈长方,字形大小相像,字距行距相等,笔画粗细均一,结构上疏下密,典雅端庄,用笔瘦劲圆畅,委婉中见刚劲。而《祖无择三言诗刻》用笔转折纯圆,从结体上看,与李阳冰《三坟记》相似呈正方且字内空间匀称。在《祖无择三言诗刻》与十八年后费县的《醉翁亭记》中都有异体字的存在,说明篆书异体字在宋代不是个别偶然现象,特别是后者碑文中大量使用古文字形。而前者线条的粗细对比和弯曲弧度均甚于后者,这是书者为突出这一非实用书体的艺术审美性而刻意增强修饰功能的无奈之举,同时也是突破"二李"小篆严格规范和迎合"尚意"时风的破冰之举。正文的装饰特征有以下五类具体表现,第一类为古文写法,如"君"、"范"、"犯"、"溟"、"绝"、"古”、“簪"。第二类为吸收隶书写法,如"章""笔"。第三类为同字合并或同字异化,同字合并的有"高"字中两"口"字、同字异化的有"苏""藓"两字、前后两个"人"字。第四类为延长或缩减笔画,笔画延长的有"卿"字左右两边、"盘"左边;缩减笔画的有"阳"、"涛"、"功"、"渤";还有一些平行横画间的长短不一。第五类为笔画弯曲弧度大有合拢之势如"衮"下部、"致"字左边、"无"字。《祖无择三言诗刻》的装饰性意在突破严密法度,表达"尚意"审美追究,同时也是任何一种书体在整饬后的必然结果。而此刻仍在篆书繁杂的法度中散发着飘逸的韵味。《金石存》赞其:"倘得三公之灵,使予之不掇集賴不朽",字里行间体现了对三言诗刻的喜爱与推崇。原文言:"千万年,苍藓没,后有人,为吾拂"。三言诗刻虽历经千年风雨侵蚀,今日拂去苔藓仍然可以抚摸着风神凌人的刻痕,惊叹着古人千万年遇知音的信念。

版权声明:以上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联系删除